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| 普乐镇:做强产业促脱贫
2020-08-17 11:49:1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邓敏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878



普乐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,通过引导自主发展产业、创建特色自主品牌,着力做强产业促脱贫。

近日,记者走进普乐镇杨岭村,漫山的油茶树随着清凉的夏风摇曳着身姿,树上已结满了绿油油的嫩果,丰收在望。

普乐镇杨岭村党支部书记邓仁义介绍,杨岭村目前种植油茶1200余亩,每亩年产40斤茶油,市场价格80元一斤。为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,村里成立了普乐仙缘油茶合作社,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管理,基本实现每户有油茶1亩以上,近年来,全村共有145户贫困户依靠发展油茶产业顺利实现了脱贫。

生姜是我国传统大宗药食兼用品种,具有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等功效。2020年初,普乐镇坚持以脱贫攻坚促进百姓增收为目的,连片种植生姜120亩。预计每亩产值12500元,净利润5500元,120亩生姜年均纯收入660000元。基地按每亩价格400元流转土地,直接参与农户100余户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余户,每年户均获得土地流转费约370元。基地按60元/天·人聘用本地贫困劳动力临时务工,每年需聘请1000余人次,每年发放劳务工资6万余元。

一走进普乐镇太阳园艺花卉基地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红掌,生机盎然。据了解,普乐太阳园艺花卉基地于2016年3月动工,已建成7个大棚,按照持续种植、均衡产出模式运作。每年可培育并销售红掌60万盆,产值1000万元,年利润300余万元。采取“公司+贫困户”的方式,对当地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予以租金、股金、薪金等方面帮扶。共流转土地74亩,750元/亩,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增收55500元。

53岁的村民方小群是基地的固定用工。她告诉记者:“在这里上班离家近,春耕生产和照顾家庭都不耽误,基地实行8小时工作制,能拿到1900元一个月。”对这份工作,方小群表示很满意。

普乐镇龙湾光农互补项目位于普乐镇文溪村干洞组,该项目抢抓国家支持光伏发电政策契机,由普乐镇齐云山、文溪、矮排、小江、杨岭等5个贫困村共同投资建设,可安排就业岗位3-5个。是一个集光伏发电和农业种养为一体的光农互补项目。上部为光伏发电装置,装机420KW,光伏发电预计每年可收入35万元;底部为农业大棚,农业大棚每年可收入3万元。

在普乐镇江背村,村民邱勇鞘创办的鲈鱼养基地一派生机勃勃。邱勇鞘介绍说他的鲈鱼是去年开始养殖的。基地面积2200平方,去年收获成品鱼3万多斤,总产值达70万。

在普乐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,摆满了的琳琅满目农副产品。“我这个农村电商服务站是在2018年的11月份正式开始营业的,出售产品都是我们本地的,有不少是纯手工加工的,销售额一年在5到8万元左右。”站点负责人付玉琴一边打理货架,一边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站点销售情况。

据了解,在县里电商扶贫政策扶持下,普乐镇共建设镇级站点1个,村级站点9个,覆盖全镇9个村。线上平台的建设,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,持续带动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、巩固了稳定脱贫成果。

“上山种油茶,山下种生姜;棚外做光伏,棚内育红掌;线下搞种养,线上强电商”。普乐镇党委书记罗道标表示,将继续探索产业发展的新举措,借助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,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,帮助全镇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奔小康。

责编:邓敏
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
桂东要闻
桂东要闻
热点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